为充分激活学校现有资源,将常纺的思政优势、专业特色、校园文化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社区体验。“经纬织梦常纺路 青春赋能筑乡梦”暑期社会实践团于6月28日和7月2日分别走进钟楼青枫社区和北港街道秋白书院以“织梦传薪·美育同行”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在活动开展前,实践团指导老师刘逸敏对团队成员进行了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应急救护方面的知识学习。
模块1: “童声讲三杰”红色故事工坊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用具有趣味性的儿童语言让孩子们解瞿秋白从出生、求学再到英勇就义的背景故事。孩子们对常州三杰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互动环节,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问答等形式,仿佛穿越时空与少年瞿秋白对话,这种沉浸式教学让红色故事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发芽。
模块2: “扎染技艺”美育课堂
扎染技艺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所使用的蓝靛泥是由植物纯天然发酵而成,通过实践团成员的专业实操,让孩子们在扎染体验中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这种寓教于乐的体验,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青出于蓝的古老智慧,更通过指尖的温度感受到非遗技艺中蕴含的工匠精神。
模块3: “扭扭棒、手链”美育课堂
棉艺扭扭棒与手链制作作为美育课堂的重要载体,采用环保棉绳和可塑性极强的扭扭棒为原材料,通过实践团成员的专业指导与教学,让孩子们在编织过程中体验到材料变形的奇妙乐趣。这种动手动脑的创作过程,不仅让孩子们领悟到‘化直为曲’的艺术思维,更通过五彩绳结的千变万化感受到民间手工艺的无限创意与可能。
模块4: “我的未来式”韵律操小课堂
实践团成员让常纺课间韵律操《我的未来式》从校园跳进社区,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对舞蹈课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场跨越年龄的舞蹈互动,不仅让常纺体育文化资源惠及社区,更用跃动的身影勾勒出青春最美的模样。
此次活动通过四个特色模块实现了文化传承与青春活力的有机融合,丰富了孩子们暑期的课余活动,通过常纺的优质美育资源浸润社区,让美丽常纺的名片在社区绽放光彩。
图: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
文:刘逸敏、周立
审核:林洁
模块1: “童声讲三杰”红色故事工坊
模块2: “扎染技艺”美育课堂
模块3: “扭扭棒、手链”美育课堂
模块4: “我的未来式”韵律操小课堂
团队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