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商贸学院欢迎您,今天是

创新普法载体 拓宽育人平台 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三全法治育人赋能高校法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3-11-23 浏览:1206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近年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依法治校,创建平安校园,创新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拓宽育人平台,不仅让文本上的法律“活起来”,更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法治育人。

一、 项目主题和思路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一)围绕一个理念,明确育人目标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擘画壮阔法治图景。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普法小分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纲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思想引领、与法同行、护航成长的理念,以多样的形式、灵活的方式、有趣的载体,“活化”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学习法治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二)依托一支队伍,精准育人方向

普法工作在常州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的指导下,与市天宁区人民法院合作共建新时代普法教育阵地,通过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的方式,聚思政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校外专家为一体,精心组建一支彩虹志愿服务普法小分队,在校内外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引导青年学子与广大社会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022年荣获江苏省志愿服务大赛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类三等奖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点”称号。

(三)坚持五个结合,拓展育人平台

1.与学校教育结合,绘就法治教育底色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学校利用重要节日开展法治教育活动近30余次,如在全国宪法周开展“弘扬宪法精神 增强法治观念”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国安全交通日开展“警钟长鸣 安全出行”手绘设计作品征集等,为青少年成长筑牢法治之基。

2.与思政课程结合,激活法治动力引擎

法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以主题团课、团日活动为契机,将思政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基石,通过法治调研、法治辩论等,实现师生“技与德”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

3.与学生成长结合,共奏法治建设旋律

学院始终坚持法治教育与学生健康成长相结合,贯穿大学三年,在新生开学季、顶岗实习期间、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积极开展法治安全教育活动,邀请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谢剑对在常高校各类诈骗案例进行分析讲解,组织师生前往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经贸芳华 经世济道”主题活动等,在向社会普法的同时,也让普法志愿者知善明善。

4.与实践体验结合,拓展庭校互动途径

数千年中华文明赓续演进,一再证明“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的深刻道理。彩虹志愿服务普法小分队通过“律政大咖下午茶”主题活动邀请市天宁区人民法院专家与师生进行法治主题研讨与交流活动,组织师生在法院专家的指导下排演主题话剧、观摩市新北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搭建庭校互动平台,让学生感悟庭审的规范性、有序性、逻辑性。

5.与传统文化结合,健全法治育人体系

高校法治教育作为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动力源泉,培育了文化氛围。学校通过开设国学大讲堂,邀请常州孔子思想研究会特聘高级讲师刘卫辉讲授古代法治文化,追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积极引导学生知荣辱、明是非、辨善恶。

(四)实施法治五进,形成长效机制

1.法治进班级,夯实网格工作基础

基层宣讲是打通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学校通过组建师生宣讲团,每月召开法治主题信仰公开课、法治主题班会等,让学生知法、守法、懂法、用法。

2.法治进社团,浓厚基层法治氛围

以鲲海话剧社为引领,开展多元团建,将法治教育引入社团建设,通过排演话剧、小品和诗朗诵等形式,让师生“辩论”是非曲直,在“说学逗唱”中增强学生法治观念和反诈意识,近年来共排演《高局长一家》等数十部法治主题话剧,通过模拟法庭对各类案情分析、案件审理过程进行还原,将法治教育和社团建设有机融合。

3.法治进公寓,引领校园文化新风

学校将道德教育、习惯养成、契约精神、公共治理融入公寓管理,通过举办公寓安全知识竞赛,积极宣传公共安全、消防安全和人身安全等法律法规,通过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的公寓文化。

4.法治进社区,提升法治惠民实效

学校与市爱老助慧中心签约法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联合武进区检察院,组织志愿者赴电子新村、四点钟学校、敬老院等开展普法宣传,发挥彩虹志愿服务普法小分队的先锋模范作用,由志愿者们排演的小品《神奇的鸡蛋》应邀在常州市民政局举办的慈善晚会进行表演展示,实现了助人自助,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法治进网络,构建时代媒体矩阵

学校致力于让互联网这个时代的“最大变量”,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增量”,通过“青春经贸”微信公众号平台,结合身边案例与时事热点,推送 “你要知道的《反有组织犯罪法》要点”等百余篇法治教育推文,开通法治教育专项栏目“小李说法”,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为师生在法治道路上保驾护航,影响师生近6000余人次。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机制运行条件保障

(一)队伍建设保障给力

普法小分队是以思政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校外专家为一体,精心组建一支彩虹志愿服务普法小分队,老师们在教学实践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近年来普法工作及课程资源有一手的对比资料;另外,以经贸学院“生.长”工作室为载体的辅导员工作室,在各项工作中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其实践经验更足以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播,更能对活动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机制运行保障硬核

    经贸学院彩虹志愿服务普法小分队运行受到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及相关社区的大力支持,在2022年荣获江苏省志愿服务大赛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类三等奖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点”称号。普法工作在运行中,经贸学院保障了建设需要的硬件和软件,在前期建设的过程中也有较强的基础,成果发挥和示范榜样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为实现三全法治育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顶层关怀保障重视

普法工作依托学院及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受到领导们的很多教学及操作经验支持,能获得一手活动资料进行研究总结。另外,领导们在经费支持方面也非常支持,给予了充分的配套,为后期普法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更是为三全法治育人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一)坚持目标导向,推进师生共育共建

紧紧围绕三全法治育人为目标,充分挖掘各项工作蕴含的法治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坚持德法并举,把教师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构建微观的一体化法治育人体系;育人先育己,激励教师把法治思想与专业技术结合作为 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在研究实践“新内容”、“新方法”和“新机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指导与服务学生思想、学习、科研、实践和就业的能力。

(二)搭建育人平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落实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需求,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利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推进法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发挥三全法治育人第一阵地的重要作用。

(三)融合法治精神,注重校园文化传承

善于从学校的文化基因中汲取力量,将学校历史文化传承贯彻其中,结合高校发展,积极挖掘自身办学传统与文化特质,以学校文化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学院的教育改革发展、融入法治精神培育、融入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向师生传递学校与国家民族同频共振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自觉,使学生全面获取校园文化的滋养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

作者:蒋文贤

审核:林洁